如何疏解惱人的壓力?-「活現關心你」系列

編者序: 新冠肺炎全球爆發,目前全球確診個案,已經突破一百萬,死亡人數也超過五萬。疫情下對經濟、對民生、對醫療系統,都構成了不少威脅和壓力。面對無法改變的大環境,個人可以怎樣應對、疏解自己的壓力呢

吳曉光姊妹在活現家庭雜誌第2期內分享了幾個疏解惱人壓力的方法,盼望在此刻,能為大家打打氣。

作者: 吳曉光

方法一:調整心態,用積極的態度去面對

有人說,「態度決定一切。」這話一點不為過。如果我們能調整自己的思維方式,超越環境進行換位思考,以積極的角度來看待壓力,雖然逆境還在,但它對我們的影響會減輕。古人云,「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也有俗語說,「危機中必有轉機。」都說明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如果我們能改為以積極的態度去感謝我們所擁有的,而不是單看我們所沒有的,我們的壓力自然會降低。

編:在疫情下,你有否看見任何一些得著和好處嗎

方法二: 將生活的重心轉向家人,重拾親情

當被外界壓力壓的透不過氣時,往往會發現親情才是世界上最寶貴的財富。全家人可以一起做節衣縮食的計劃,減少一切不必要的開支,量入為出,過簡單的生活;家庭成員間彼此鼓勵、互相打氣,全家人可以一起去做一些免費、有益健康的活動,如散步、遠足、球類運動等。置身於大自然中不僅可以陶冶性情,也可使心胸更開闊,有助全家人更珍惜目前所有,一起共度難關。

編:實施居家令期間,有沒有一些活動(戶外戶內), 你仍可以與家人一起參與的呢

方法三:培養一些興趣愛好

因壓力而感到情緒低落時,找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來做。例如,讀一本喜歡的書、雜誌;整理過去的照片;和朋友聊天;放鬆心情聽音樂;或編織毛衣等。或找個社會公益團體做義工,去關心別人。有人說,「當你感到痛苦時,最好的解脫辦法,就是忘記自己而轉向他人。」這樣更能體會到「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道理,壓力自然也會減輕。

編:此時,有沒有想到一些平日沒時間做的事情,可以趁這機會做呢

方法四:藉此機會反省人生

當生活一切平順時,人們往往容易視自己所擁有的為理所當然。可是有一天,當逆境來臨,所擁有的東西被剝奪時,才忽然領悟到它們的寶貴,如工作、健康、家人的親情。不妨藉此機會反問自己,「我生活的目的到底是甚麼?」是否只為了事業、金錢、更大的房子、更好的車子,以及孩子考上更好的學校?有很多在金融海嘯衝擊下失去工作的人,經過自我的反省,重新找回信仰,回到上帝的身邊,使自己的人生價值觀有了調整,認識到在自己的生命中還有比工作、金錢等更重要的東西,這豈不是「因禍得福」嗎

編:你會按作者的建議,思想「我生活的目的到底是甚麼?」嗎? 把握機會、思考人生、重新出發。

方法五:也是最重要的,借助信仰的力量

人有信仰,才能學會站在高處,從上帝的角度縱觀周遭所發生的一切,從歷史的角度看問題,使自己有所成長。有些當時覺得是天大的事情,幾年後因著我們的成長再回過頭來看,根本不足掛齒。何況上帝是愛我們的,祂向我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耶利米書二十九章11節) 。「天怎樣高過地,照樣上帝的道路高過我們的道路,上帝的意念高過我們的意念」(以賽亞書五十五章9節),儘管我們會遇到各樣的逆境和難處,但上帝應許我們,「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上帝的人得益處」(羅馬書八章28節)。況且祂還將「靈丹妙藥」賜給我們,「你們要將一切的憂慮卸給上帝,因為他顧念你們。」(彼得前書五章7節)「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上帝,他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腓立比書四章6節)

編:上述的經文,最能叫你得安慰是那一段? 疫情下上帝對你有甚麼話說?

由此看來,壓力不一定可怕。重要的是,我們要學會以積極的心態去面對,珍惜所擁有的;同時,對人生有所反思,調整自己的人生價值觀,找回生命的真正意義,倚靠上帝讓自己的心靈在逆境中有所成長。

(本文經編輯部整理;原文載於活現家庭雜誌2011年5月第2期


活現香港是一個關注家庭和青年人的機構,幫助他們以基督徒的價值觀融入每天的生活裡。版權為活現所有,歡迎網上轉貼,但請註明活現及作者。如欲文字轉載於任何刊物上,請徵得活現同意,可電郵 Info@presencequotient.org 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