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Elizabeth Hughes 編譯:編輯部
自疫情爆發而來,年輕一代,不論在學業或就業上,都在經歷全球前所未有的變化。他們必須靈活應變,彈性處理自己的期望、技能與生涯目標,去尋找定位。
有見及此,「活現新心行動」2021年11月舉辦了一次職業座談會,嘗試探索年輕人在生涯發展方面的應對。當中從事不同行業的五位成功專業人士一起探討教育與生涯發展的關係。有別於中國人傳統想法,認為讀書越多就越有成就,他們幾乎全部都認同雖然學歷對入職有其重要性,但工作經驗及技能更為關鍵!
實習與工作機會:保持彈性及容許在家/網路上班
2020年春、夏季,不少學生及畢業生在居家令下失去了寶貴的實體實習機會,但同時也有很多公司轉移到網路運作,開拓了新的工作形式和機會。
根據求職網站Indeed的最新報告,雇主也在調整應對網路或遠距工作機會的需求,這也是後疫情帶動的新就業趨勢,明顯目前更多工作和實習的機會,已超越地域的限制了。
持續教育及專業技能增值
座談會中,一位網路商店的企劃經理指出:學習是不能停止的,畢業不代表已有足夠技能應付工作,很多技術性的知識隨時間會落伍,所以必須持續學習,爭取更多專業認證,長遠這可帶來美好的工作機會。
非傳統企業:對的心態、適應能力 及願意冒險的精神
座談會中另一位講員是經營婚紗設計及攝影專門店的創業者, 創業前她也做過不同工作,累積了一些寶貴的人生經驗。她對夢想創業的年輕人建議﹕要存開放心態、保持正面,隨時準備迎接挑戰及學習新事物。
另外也有講者分享自己目前的老闆創立數百萬營業額的公司,沒有大學學位,卻掌握了正確的商業趨勢,擅長溝通和銷售,因此生意上非常成功。他鼓勵年輕人若有創業的夢想,就要跨出信心的一步、大膽嘗試。
根據美國商會有關後疫情商業趨勢的文章,電子商務、電子錢包和付款及寄送服務需求將持續增長。創業者也許不需要大學文憑或證書,除了經驗和技術,相信創意、對時代的觸覺和眼光也十分重要。
非傳統的IT路徑:高科技公司提供更多機會
一位LinkedIn 高級工程師也是會中的講員,指出企業有時用人,會為非傳統背景的人提供訓練,因他們相信只要有聰明,任何人都可以成為出色的員工,所以他們有時敢於聘請素人,把他們訓練成 IT 專才。大機構如AirBnB, Pinterest, Google, IBM等,會為員工提供六個月到五年的學徒式訓練。所以欠缺某些傳統訓練,並不代表一定在某些公司或職位止步。
結語
雖然疫情改變了許多人的發展目標,也讓年輕人明白必須更彈性適應未來。然而,有障礙、亦有新的機會,保持正確良好心態,持續累積工作經驗和技能,這絕對是成功的不二之法。
「義人的腳步被耶和華立定,他的道路耶和華也喜愛。他雖失腳,也不至全身仆倒,因為耶和華用手攙扶他。」(詩篇37:23,24) 在一切挑戰、甚至所遇的失敗中,抓著上帝對我們的應許,定能迎難而上。
活現香港是活現聯屬夥伴機構之一,是一個非牟利機構,自2012年支持基督教和家庭價值,推廣新一代文化宣教 — 裝備年輕人和家庭跨越兩代之間的代溝及文化差異,活出不一樣的智慧人生。版權為活現所有,歡迎網上轉貼,但請註明活現及作者。如欲文字轉載於任何刊物上,請徵得活現同意,可電郵 info@presencehk.org 查詢。
🌷支持活現事工:
(美國) https://presencequotient.org/zh-hant/support-us/don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