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教有時,放手有時 -「活現關心你」系列

方黃秀蓮

不知你家孩子,小時候有沒有這樣說過「媽媽,我想跟妳結婚! 」?記得兒子年幼這樣說時,令我笑翻肚皮;到兒子現時真的拍拖了,當他把手放在別的女孩肩膀上,當挾餸不是先放在我飯碗的時候⋯⋯我笑容依舊,心底卻泛酸,也許是時候調整一下媽媽是「女王」的角色,王子與公主從此要過自己幸福快樂的生活了。

我家大女兒初中開始拍拖。翻看昔日我寫給她有關戀愛的二十多封「情書」,其中一篇題為:「真的戀愛了!?」信中寫道:「當知道你瞞著我們拍拖,那夜,我輾轉難眠。」一語道盡了當媽媽的憂慮:擔心拍拖影嚮學業、怕年紀太輕分不清虛情假意、怕被人佔便宜等。

子女與異性交往的經驗,是建立多樣人際關係的其中一種練習,可以讓孩子成長。我和外子在擔心的同時,就算見到對方好像有點不太像樣,也是禁止不來的。讓孩子知道父母是跟他站在同一陣線,往後甚麼話也好說,要是形成對立,親子關係一旦弄僵了,不論拍拖結果是好是醜,都是雙輸,沒有贏面。

孩子在成長路上,經歷青春期、談戀愛、叛逆等,都是處於學習和探索階段。親子保持溝通和對話是重要的鑰匙,才能帶來教育孩子的契機。

孩子漸長,忽然就不在你身邊,揹起背包,在你視線範圍內漸行漸遠。兒子大學最後一個學期剛開始,適逢要和女友共渡情人節,因為多了出街,他自知要在死線前趕交兩份功課,唯有少睡些,我選擇信任和尊重他的決定,亦很開心他對我說:「自己會承擔,自己會負責。」

我在大專學院當講師超過10年,面對再不濟的莘莘學子,只要我說到人生大道理,他們都會忽然回過神來,瞪大雙眼仔細在聽,但我把同樣的姿態放在家中說教,卻碰上一鼻子灰。懂得反抗的兒子會對我說: 「你唔好Coach 我(你不要指導我)!」但我仍會找機會放膽分享應有的價值觀,盡量做到不太長氣,點到即止。

我和外子都是資深傳媒人,偶爾跟子女談論新聞時事、娛樂趣聞,例如:某機構做了青少年戀愛態度問卷調查、某大明星宣佈因了解而分手⋯⋯把握機會教育,了解孩子對愛情、交友及性的看法,有時亦會分享我們的戀愛經驗。

只要親子關係基礎良好,父母平日多加關心孩子,刻意製造優質時間(Quality Time),例如,一起外出吃飯、旅行、行山等活動,換個環境,相信較容易輕鬆打開話匣子,討論有關戀愛的議題:怎樣觀察對方的人品?怎樣保護自己?親密底線在哪?怎樣面對失戀?甚麼是真愛?

「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所懷的胎是祂所給的賞賜。」(詩篇127:3),子女是獨立個體,不是父母手上掌控的工具,在陪伴他們成長、一起經過戀愛的階段時,求神給我們智慧,管教有時,放手有時,在收與放之間,拿捏準繩,作上帝百般恩賜的好管家。

作者profile: 方黃秀蓮(Gloria),資深傳媒人,大專媒體課程講師,年青人的生命導師,兩個子女的媽媽,喜愛閱讀和寫作,從爬格子到搞鍵盤,透過不同媒介平台,冀用溫度的文字,一起思考人生。

本文版權為作者所有。承蒙作者允許,載於本網站。


活現香港是一個關注家庭和青年人的機構,幫助他們以基督徒的價值觀融入每天的生活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