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黄秀莲
不知你家孩子,小时候有没有这样说过「妈妈,我想跟妳结婚! 」?记得儿子年幼这样说时,令我笑翻肚皮;到儿子现时真的拍拖了,当他把手放在别的女孩肩膀上,当挟餸不是先放在我饭碗的时候⋯⋯我笑容依旧,心底却泛酸,也许是时候调整一下妈妈是「女王」的角色,王子与公主从此要过自己幸福快乐的生活了。
我家大女儿初中开始拍拖。翻看昔日我写给她有关恋爱的二十多封「情书」,其中一篇题为:「真的恋爱了!?」信中写道:「当知道你瞒着我们拍拖,那夜,我辗转难眠。」一语道尽了当妈妈的忧虑:担心拍拖影向学业、怕年纪太轻分不清虚情假意、怕被人占便宜等。
子女与异性交往的经验,是建立多样人际关系的其中一种练习,可以让孩子成长。我和外子在担心的同时,就算见到对方好像有点不太像样,也是禁止不来的。让孩子知道父母是跟他站在同一阵线,往后什么话也好说,要是形成对立,亲子关系一旦弄僵了,不论拍拖结果是好是丑,都是双输,没有赢面。
孩子在成长路上,经历青春期、谈恋爱、叛逆等,都是处于学习和探索阶段。亲子保持沟通和对话是重要的钥匙,才能带来教育孩子的契机。
孩子渐长,忽然就不在你身边,背起背包,在你视线范围内渐行渐远。儿子大学最后一个学期刚开始,适逢要和女友共渡情人节,因为多了出街,他自知要在死线前赶交两份功课,唯有少睡些,我选择信任和尊重他的决定,亦很开心他对我说:「自己会承担,自己会负责。」
我在大专学院当讲师超过10年,面对再不济的莘莘学子,只要我说到人生大道理,他们都会忽然回过神来,瞪大双眼仔细在听,但我把同样的姿态放在家中说教,却碰上一鼻子灰。懂得反抗的儿子会对我说: 「你唔好Coach 我(你不要指导我)!」但我仍会找机会放胆分享应有的价值观,尽量做到不太长气,点到即止。
我和外子都是资深传媒人,偶尔跟子女谈论新闻时事、娱乐趣闻,例如:某机构做了青少年恋爱态度问卷调查、某大明星宣布因了解而分手⋯⋯把握机会教育,了解孩子对爱情、交友及性的看法,有时亦会分享我们的恋爱经验。
只要亲子关系基础良好,父母平日多加关心孩子,刻意制造优质时间(Quality Time),例如,一起外出吃饭、旅行、行山等活动,换个环境,相信较容易轻松打开话匣子,讨论有关恋爱的议题:怎样观察对方的人品?怎样保护自己?亲密底线在哪?怎样面对失恋?什么是真爱?
「儿女是耶和华所赐的产业,所怀的胎是祂所给的赏赐。」(诗篇127:3),子女是独立个体,不是父母手上掌控的工具,在陪伴他们成长、一起经过恋爱的阶段时,求神给我们智慧,管教有时,放手有时,在收与放之间,拿捏准绳,作上帝百般恩赐的好管家。
作者profile: 方黄秀莲(Gloria),资深传媒人,大专媒体课程讲师,年青人的生命导师,两个子女的妈妈,喜爱阅读和写作,从爬格子到搞键盘,透过不同媒介平台,冀用温度的文字,一起思考人生。
本文版权为作者所有。承蒙作者允许,载于本网站。
活現香港是一個關注家庭和青年人的機構,幫助他們以基督徒的價值觀融入每天的生活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