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預防孩子網絡成癮 (下)– 「活現關心你」系列

編輯部

在本文的上半部分, 我們探討了新冠肺炎疫情下有關網絡成癮的問題,亦為家長提供了網絡成癮的徵狀和成因,使家長能評估自己或孩子有否網絡成癮。今天,在本文的下半部分,我們將看看網癮對身體的直接影響,並如何保護孩子,預防他們落入網絡成癮。

網癮對身體的直接影響

青少年通常不太關心自己的健康問題,認為疾病與他們無關。然而,脊椎神經科醫生潘光明博士提醒我們,青少年如果長時間使用電腦,他們很快就會因為久坐不動而出現下列一些症狀:

– 姿勢不良

– 頸部疼痛

– 背痛

– 肌肉無力

– 缺乏肌肉張力

– 缺乏骨骼強度

– 肢體協調能力欠佳

– 情緒智商低落

– 拇指和手指關節的早發性退化

運動對青少年正在成長的身體極為重要。他們的骨骼和肌肉需受到持續的刺激和壓力,才能正常地發育。

網絡成癮與屏幕成癮有直接關係。屏幕成癮指一個人由於過份專注於屏幕而對周遭的事物和環境視而不見。今天我們不難見到青少年因過度花時間在屏幕上,以致缺乏社交技巧和與人相處的能力,造成人際間的疏離。

缺乏運動亦可能引來嚴重的健康問題。由於影響並不即時明顯,青少年一般不會有此危機意識,但父母該留心因缺乏運動而觸發的隱形殺手,例如:

– 心臟病

– 肥胖

– 高血壓

– 乙型糖尿病

– 骨質疏鬆症

– 中風

– 情緒低落

– 大腸癌

– 過早死亡

預防網絡成癮

黃偉康博士強調最重要的是建立真正健康、親密的親子關係。當家長不計較孩子的表現、無條件的接納他們時,孩子就會較少通過互聯網來獲取朋輩或其他人的認同。當孩子失敗時,鼓勵他們;患病或有需要時,關心他們;這些都能在親子之間建立愛與信任的連結。即使只是嘗試理解孩子而不嘮叨,也能對關係帶來莫大的幫助。和睦的夫妻關係亦非常重要,夫妻吵架,會令孩子感到壓力,因而逃避和轉向網絡尋找安慰。

潘光明博士建議孩子還小時,父母要多花時間和孩子們一起玩耍,與他們一起打籃球、網球或遠足等。多以有趣的活動來取代電視和電腦,務求令孩子身心活躍。儘管新冠疫情減少了我們活動的選擇,如不能參加團體運動、到室内健身房或遊樂場玩耍等,父母還是可以與孩子們一同參與戶外活動。相比以往,疫情下孩子們現在更需要父母的陪伴,與他們一起玩樂、尋找創意的活動,因爲他們不像從前能自由地與朋輩們暢玩。

總括而言,網癮並非一個簡單的課題,當問題已經出現時,要跨越網癮的困難和障礙,請尋求專業人士的意見。

雖然要解決網絡成癮這個現代的家庭問題似乎並不容易,但神的話語仍然是真實的:「因我們的大祭司並非不能體恤我們的軟弱。他也曾凡事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只是他沒有犯罪。所以,我們只管坦然無懼的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為要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希伯來書 4:15-16)。不論我們正面對著試探 — 想要透過互聯網來逃避家庭問題 — 抑或正掙扎著如何按孩子的本相來接納他們、與他們共度時光,基督都能體恤我們的軟弱,並要作我們隨時的幫助。

本文改編自你有網癮嗎?《活現家庭雜誌》2010年10月第1期


活現香港是一個關注家庭和青年人的機構,幫助他們以基督徒的價值觀融入每天的生活裡。版權為活現所有,歡迎網上轉貼,但請註明活現及作者。如欲文字轉載於任何刊物上,請徵得活現同意,可電郵 Info@presencequotient.org 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