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所愛的人守護自己的生命 – 懷念謝作家伯伯的生活態度

去年春天,好朋友的母親離世。我們因事未能出席伯母的喪禮,便在家奠當天前往慰問。上前瞻仰遺容的時候,有一位慈祥的老先生跟我握手,面露親切的微笑,後來才知道他就是朋友的父親謝作家伯伯,怎樣也看不出來眼前的竟是一位年過九十、剛剛喪妻的老翁。他的祥和背後所散發出來的正能量,令人動容。

朋友後來告訴我,其實謝伯母先走,一直是謝伯伯的心願。謝伯母行動較為不便,伯伯很怕萬一自己先離開,就沒有人可以貼身又貼心的照顧伯母。早在伯母離開的前一陣子,伯伯進了醫院,情況很嚴重,但醫生鑒於伯伯的年紀,不建議作任何治療,家人都已有心理準備。可是伯伯又奇妙地活過來,回頭看,就是這份要照顧老伴的情意,令伯伯撐了過來,讓他可以繼續守護自己所愛的人。

伯伯素來是個開朗又熱愛生命的人,喜歡探索世界、盡量不去麻煩別人和孩子們。年紀不輕才移民美國,在美國信主。信主後常常與教會的朋友結伴飲茶,好朋友中除了長輩,也不乏中年人,社交網絡又廣又健康。伯母身體還好一些的時候,常常帶著伯母搭公車到處逛,從洛杉磯坐車到長堤市都不怕遠。伯伯的哲學是:萬一迷路,下車坐回頭車回家就好了。

伯伯也很注重身體,知道腸胃健康重要,每天親自泡製早餐時必備地瓜和稀飯。不過伯伯生怕味道單調,會影響伯母的胃口,也會很貼心地預備一點肉鬆作為伴菜,讓伯母吃得開心。

今年初,伯伯腹部有點不適,兒女們正預備帶伯伯看醫生,突然伯伯情況嚴重,救護車到來的時候伯伯已經昏迷,很快就回天家。謝伯伯離開的時候,沒有留下任何遺言,但這又何妨呢﹖他的生活態度仍舊對我們說話。他對家、對孩子、對老伴的愛,那份堅持守護伯母一生的情,面對人生的積極和樂觀仍在感動我們。伯伯為了自己所愛的人,好好保護愛惜自己的身體,去照顧所愛的人一生一世,教自己此生無憾;在這個強調拼搏的社會,豈不在提醒我們今天也該停下來,重整一下我們人生的優先序嗎﹖

願謝作家伯伯的故事,在我們慶祝父親節的季節,提醒我們為家裡的父親感恩,記念他們為家為愛所付出的一切,又願伯伯的人生態度和正能量,成為我們今天的激勵。

作者:馬王譪麗


活現香港是一個關注家庭和青年人的機構,幫助他們以基督徒的價值觀融入每天的生活裡。

版權為作者所有。承蒙作者允許,載於本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