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地情之移民潮下的基督徒 – 「心連心:愛教會」系列

Eric Chan

遷徙是人類族群集體或個別移往不同地域的現象。香港人很少經歷大遷徙,最大的一次要算是嬰兒潮前,父輩因著戰亂及政治動盪,由內地移居香港;之後便要算到二十五年前,香港回歸那分水嶺。這兩年間,我們不難看見另一股移民潮的冒起。

教會中,眼見不少弟兄姊妹離開,其中也有領袖、甚至傳道人,不免產生青黃不接,事奉人手短缺的問題,有些教會更因某年齡層斷層式的流失,要結束一些事工項目。更難過的是一些昔日的好友、同事,原來已悄悄的走了,就連揮一揮衣袖也不留痕跡。然而,移民潮中的香港,也因為人才短缺,而多了機會、少了競爭。不論工作,抑或事奉,都有一番新景象。

作為身處香港的基督徒,我覺得其實可以從宣教角度去看遷徙,無論是什麼理由作出移居外地的決定,都可帶著福音的使命,走到地極。留下的,宣教的心其實沒有地域的限制,身邊所處的環境,全是宣教的禾場。疫情中大家習慣了網上團契、聚會,雖然我們團契中不少人移民離開了香港,但網上團契卻從沒間斷。我們透過移民外國的弟兄姊妹可以接觸到當地的一些福音機遇,為他們代禱,一同在這些福音工作上有份;大家在信仰、在生活所遇的困難,也會互相記念。實際上,只要各人內心不去比較,不論身處何地,弟兄姊妹的關係情誼,是不會因遷移而存在障礙的。

初代教會給與今天香港信徒很重要的啟發。巴拿巴在安提阿教會牧會,因工作上的需要,到大數邀請保羅幫忙,由於兩人的同心同工,福音被廣傳,信耶穌的人正式被稱為「基督徒」。保羅的三次傳道旅程,都是從安提阿教會開始的。第二次宣教旅程時,保羅與巴拿巴雖在意見上有分歧,導致兩人分道揚鑣,神卻把這次分離化成兩個積極的宣教團隊,巴拿巴和稱呼馬可的約翰去了塞浦路斯,保羅帶著西拉去了亞細亞。只要專心跟從主,堅守福音的使命,互相尊重,多方祈禱,不論聚散,都能成就天父美意。

我深信作為天國的子民,活在世上還有一重意義,就是讓世人認出這是「彼此相愛」的群體,正如約翰福音13:35提到「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不論地域,若能堅持相愛,就是在這充滿變化的時代,最具感染力的見證。此刻,當下的香港信徒,我渴望看見離開的,在努力適應新生活的同時,仍能關心這個孕育我們成長的城市,不忘我們一起建立的情;留下的,寶貴自己可以陪伴香港家人朋友的機會,藉著主耶穌基督留下的平安及喜樂,繼續忠心服侍這地的人。

活現香港活現聯屬夥伴機構之一,是一個非牟利機構,自2012年支持基督教和家庭價值,推廣新一代文化宣教 — 裝備年輕人和家庭跨越兩代之間的代溝及文化差異,活出不一樣的智慧人生。版權為活現所有,歡迎網上轉貼,但請註明活現及作者。如欲文字轉載於任何刊物上,請徵得活現同意,可電郵 info@presencehk.org 查詢。

教會小組問卷調查 小組生活是基督徒建立關係的日常。你享受你現時的小組生活嗎﹖組員互動時有否出現什麼狀況呢﹖「活現香港」與我們的聯屬夥伴機構「活現」「活現加拿大」計劃今年推出引導式組長訓練,盼望透過大家參與此教會小組問卷調查,分享寶貴的個人經驗,讓我們能為教會和信徒提供實用貼切的訓練內容。

🌷支持活現事工:

(美國) https://presencequotient.org/zh-hant/support-us/donate/

(香港) https://presencehk.org/donate/

(加拿大) https://pqcanada.org/don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