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陈婉华
老人家常说孩子多抱会宠坏,有些专家却说多抱心理更健康,究竟孩子该抱吗?这是新手父母常遇到的问题。时常听别人说依附关系(attachment)很重要,究竟什么是「依附关系」?
叶颜玮茵博士在远东广播由凌云先生主持的「依附关系的影响」访问中,提到依附关系对孩子成长有深远的影响。依附关系是婴儿与父母或照顾者之间的情感连结,这连结建立在彼此的互动中。从这互动经验里逐渐形成了解与期待,孩子会让这些无意识的期待内化,对全人发展、性别认同、身份认同、对别人的信任等都产生长远的影响。
叶博士提到三类不良的依附关系:
一、回避的依附
这类型父母对孩子没有足够的反应,父母有时看到孩子哭,也会心痛,劝阻孩子的哭闹,但缺乏爱的表现,这间接鼓励孩子过早独立。这些孩子会对父母表现冷淡和陌生,长大后一般渴想从男女朋友身上找到爱,弥补他们从父母身上得不到的爱和安全感。
二、矛盾的/反抗的依附 这些父母一般较情绪化,心情好的时候很宠爱孩子,心情不好时会忽略孩子,或将压力发泄在子女身上。这类父母也爱锡子女,只是对他们的态度没有准则,时好时坏。孩子在没有安全感的环境下长大,变得焦虑,不晓得怎样才能取悦父母。
三、紊亂的依附
这类型父母对孩子会作出惊吓、退缩、消极的行为,甚至出现角色混乱的状况。他们一般非常冰冷,与子女没有互动,看到子女会表现不高兴, 甚至作出言语和身体虐待,使孩子焦虑和害怕。孩子被忽略或身体虐待,无法接近照顾者来寻求安抚,或会选择保持距离以策安全,对父母的反应显得冰冷。
至于安全的依附关系,父母通常对孩子的需求会有适当的反应,并与孩子建立身体和情感上的亲密。孩子拥有安全感,敢于冒险和探索。目前很多研究发现安全型依附的孩子,一般有较好的社会技巧、与较佳的同侪关系。
依附关系对孩子既然重要,父母该常常抱着婴孩吗?
叶博士在辅导室看到很多家长过度保护孩子,每分每秒都在挂心孩子。这份紧张会干预孩子的正常发展,让孩子变得紧张和焦虑。父母们需要采取中庸之道,孩子哭,也不一定要马上抱,留心满足婴孩的需要,就已足够。叶博士鼓励新生父母多用和暖的布包裹婴孩,使他感到温暖和安全感,也是与婴孩建立良好依附的好方法。
很多成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跟婴幼时期的依附有关,但有依附障碍,也不代表不能成长。当父母回望自己过去与孩子的互动时,发现在依附的关系上仍有不足和遗憾,也不用灰心。我们要明白世上没有完全的父母,也不存在完美的依附。孩子个性的形成,除了依附关系,也有先天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在我们有限的人生中,尽了力,其他上帝会负责的,因为天父才是我们最重要的依附。
「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爱随着我;我且要住在耶和华的殿中,直到永远。」诗23:6
活现香港是一个非牟利机构,自2012年支持基督教和家庭价值,推广新一代文化宣教 — 装备年轻人和家庭跨越两代之间的代沟及文化差异,活出不一样的智慧人生。版权为活现所有,欢迎网上转贴,但请注明活现及作者。如欲文字转载于任何刊物上,请征得活现同意,可电邮https://presencequotient.org查询。
🌷支持活现事工: (香港) https://presencehk.org/don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