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 叶颜玮茵博士
编写: 编辑部
孩子的憤怒為何總發在媽媽身上?這可能是因為媽媽經常照顧他們,總能體諒,但當媽媽的就會因此受到傷害。當面對子女的負面情緒與互動時,盼望以下三方面能幫助母親們:
一、懂得照顾和珍惜自己
每个人都需要懂得照顾和珍惜自己,家人对我们的看法虽然重要,但这并不代表我们价值的所在。当妈妈的并不需要将全部重心和心思都放在子女身上,这样只会为他们带来沉重的压力。母亲若没有发展自己,渐渐会发觉自己什么都不懂,产生自卑,甚至不喜欢自己。在这不安全的情绪状态下,其实不一定是子女不喜欢妈妈,但偶尔一两句负面的话,就足以令妈妈受伤了。所以母亲们,要学会珍惜和爱护自己,为孩子之余,也要为自己做一点事,令自己觉得生命珍贵而有价值。
二、建立健康的亲子界线
习惯从小照顾子女,妈妈往往忘记孩子经已长大,还是一直想满足他们的需要。当儿女渐渐成长,他们所认识和经历的,与我们的文化和经验可能截然不同,所以妈妈不一定能明白子女的思维。这个时候,若妈妈习惯给与很多意见,子女却认为这些道理不管用而不予理睬时,该怎样处理呢?
三、学习聆听,表达自己心意和接纳孩子的感受
儿女慢慢长大,会开始有自己的想法,这并不代表他们不爱妈妈。当大家的看法越来越有距离时,冲突就容易产生,彼此的话也会令对方受伤。如果作母亲的只管坚持自己的看法,会使孩子觉得不被接纳,产生更大的误会;因此要学习肯定自己的价值,不管意见是否被子女接纳。妈妈们要知道不管意见是否被子女接纳,自己也是有价值的,不用一直坚持。否则,只会使孩子觉得不被聆听,产生更大的误会。
当子女说话大声无礼、甚至践踏我们的底线时,家长要学会冷静,认真指出这些行为会伤害感情,立即要求停止,并另约时间讨论如何处理大家对事情看法的差异。与此同时,要明白子女同样有负面情绪,感到失落。家长需要对子女表达自己所说或所做的可能令他感觉不被了解和支持,但内心非常爱他,让他知道自己在努力了解他的想法。当他的失落被认同,他会感觉被接纳,更能放胆说话。若许可,可以指出子女看法的困难和矛盾之处,但不予以批评或指责,反用问题引导思考。平常生活里,妈妈若能多些赞赏子女背后的好意,肯定孩子的努力,子女一定更愿意分享、更懂得接纳和欣赏妈妈的付出。
(节录于「得不到孩子欣赏的母亲,怎么办?(粤语)」)
活现香港是一个关注家庭和青年人的机构,帮助他们以基督徒的价值观融入每天的生活里。版权为活现所有,欢迎网上转贴,但请注明活现及作者。如欲文字转载于任何刊物上,请征得活现同意,可电邮 Info@presencequotient.org 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