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心(笔名)
爸是一个传统的中国男人,很尽责照顾家庭的经济需要, 早出晚归, 从不抱怨, 生活检点, 是个不折不扣的好男人。可是由于他早出晚归, 我们很少见面, 加上他不懂与我们沟通, 见面时只有批评和责骂, 因此我们做儿女的很享受他不在家的时间。他回来, 我们都甚战兢的, 或会选择躲在房间里 。自小我很羡慕别人有个慈父, 少年时写日记大部份都是写下对他的不满,对他只想「推」, 不想「拉」。
直到我结婚那天, 我和丈夫在婚礼中致词答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时, 我看见我爸在台下一面听一面流泪, 第一次看到我爸感性的一面, 我的心也融化了! 原来几句真诚的谢词可以将过去二十多年的疏离关系拉近了一点。
婚后不再与父母同住, 彼此多了空间, 冲突亦随之减少, 加上有了自己的孩子后, 我更明白及体会做父母的难处, 所以尝试学习与我爸相处。爸爸其实很看重家庭, 也很喜欢热闹, 故此虽然我和弟妹婚后都各有自己的家庭, 但我们尽量每星期都举行家庭聚餐, 轮流开放家庭, 让父母们知道我们是爱他们的。爸爸思想传统, 守旧固执, 殷勤忠心的供奉祖先 , 想不到他到了晚年, 为了能与我们一起去天堂, 竟然愿意成为基督徒, 甚至愿意放弃家中的祖先神坛。虽然信主的动机不太正确, 但足以看到他对我们的重视。平日我也尽量抽些时间陪伴他, 问候关心, 与他聊天, 聆听他的分享。他很喜欢玩手机, 很快学会了用微信, 有时他在微信中向我们表达心底话, 而我们也透过微信勇敢地表达出一些平日面对面难以启齿的说话。以下是其中一次的对话:
爸: 各位亲爱的子孙们, 最近我自觉身体残弱,静坐常思,一生辛劳,现在儿孙满堂,虽不算富有,但总算有两餐温饱。但不知何故,很多往事突然浮现在脑海里,殊感伤心欲绝,眼泪盈匡,咽喉梗塞,因此有时大发脾气,也会回忆慈母,英年早逝,且在困难穷困时,死不眼闭,连棺木都没有,这种惨况沥沥在目…
我: 爸,谢谢您以往为我们付出的一切,让我们有一个完整安稳的家,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们在您的教导下,每一个都心地善良,明辨是非。您又把我们送到基督教学校,让我们从小有机会认识相信上帝,这些福气是透过您带给我们的。衷心的感谢您给予我们的一切。
爸,您虽然不是完美的父亲 (唯有天父是完美),但您是我们最爱的父亲,是天父赐给我们最好的礼物!
体谅您的痛楚,不要介怀发了脾气,我们明白的。我们会一直为您祷告,盼望您能经历天父的真实、慈爱和医治,也包括心灵的创伤,以致您能享受主内的丰盛和平安。愿上帝成为您每天生活的力量!
自从爸爸的身体每况愈下, 情绪也渐见低落, 往事也令他满有郁结, 不能舒怀。因此我除了为他的身体祷告外, 更多是为他的心灵祷告, 祈求主怜悯他, 使他能真正信主, 经历上帝的慈爱, 享受在主里的释放, 放下心中的重担与枷锁。我也求主帮助自己, 让我有更多智慧、 爱心和耐性与爸爸相处和沟通, 陪伴他走完人生最后的一段路。
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充满了「推」与「拉」的互动,特别在家人和亲密关系中,我们都很想关系和谐一点、距离拉近一些,但一些无意的伤害,却又无奈地把大家推开。以上的故事让我们看见人虽没有完美性格和关系,爱与真诚、加上陪伴,仍可将心拉近,因为「爱,能遮掩一切过错」箴言10:12b,不独是别人的,自己的也是。
* 作者乃「活现生命规划」证书课程学员,文章内容是她在学习时的反思。
活现香港是一个非牟利机构,自2012年支持基督教和家庭价值,推广新一代文化宣教 — 装备年轻人和家庭跨越两代之间的代沟及文化差异,活出不一样的智慧人生。版权为活现所有,欢迎网上转贴,但请注明活现及作者。如欲文字转载于任何刊物上,请征得活现同意,可电邮info@presencehk.org查询。
你可能对以下训练课程有兴趣:
心里有爱不一定就有好的关系,因为我们的爱非但不完美,有时甚至充满障碍。 PLPC : A3 「珍惜关系 – 亲密关系的经营」有助我们认识自我、检视关系、转化心灵、学习相处技巧。靠着主的爱,但愿我们与人的关系能迈向成熟,活得更幸福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