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生土长华人子女的成长与成熟(二)

叶陈婉华

上期文章提到在美国土生土长的华裔模范女儿Yanzie,如何面对父母的期望、美籍华裔的身份认同,以及高中生涯的挑战。在访问的第二部分,Yanzie将继续谈及她入读大学之后的转变,与父母关系的转化,信仰如何帮助她成长与面对困难。最后寄语年轻人和父母如何互相体谅,建立和谐温暖的关系。

家长大多渴望能推动自己的孩子追求上进,Yanzie却强调最终能推动子女的人就只有子女本人。有些年轻人进入大学前一直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有些却在中学阶段已经找到自己的兴趣和志向。父母很多时看到的只是孩子的某一部分,却看不到在学校或与朋友相处的时候,孩子们的能力其实比我们想像的更强大。

Yanzie提到自己就是最佳明证,从小是乖乖女的她,总希望能满足父母的期望,一来因为觉得要回报父母,二来她有强烈的责任感,对身边的需要,十分愿意承担。但最终她还是选择了自己的路,在一所民权中心工作,帮助低收入的亚裔和非裔群体,与当初父母对她入读医学院的期望有很大落差。她回想自己与父母最大的争吵,是在到访波士顿之后不欲申请当地的名牌大学,父母对她非常失望,弄得互不理睬。最后父母放弃了争辩,爸爸也终于想通。她觉得这正是她提到的自发动力,当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时,就可以不顾一切去追寻:「我想要的,别人无法说服或把我改变!」这就是她当时面对自己前途的态度。

不过Yanzie觉得在大学第二年,她的反叛才真正开始。当时,她心里充满不安,对自己华裔的身份感到困惑,时常向父母提出质询,但同时又渴望知道更多有关父母成长的背景。最终,父母对女儿的梦想妥协了,Yanzie也多了明白和体谅父母与自己的不同。现在她回想起那段日子,觉得实在很宝贵,彼此可以沟通和了解,心也拉近了。

在基督化家庭长大的她从小就跟父母上教会,但真心相信是在大学期间。当时她开始研经,信仰便慢慢影响她的生命。她觉得信仰是她人生最大的支柱,主耶稣是变幻中唯一永远不变的,祂告诉她自己是谁,教晓她如何关怀体恤别人,如何常存忍耐,如何支援弱势社群,甚至如何超越自己自身的环境。选科和职业跟主耶稣影响她的价值观有着莫大的关系。

最后Yanzie寄语青少年的父母,子女的成功与否不是他们的责任,不要对自己太苛责。现实是父母能做的就只有接纳和爱,鼓励儿女追寻自己的梦想,偶尔制造机会和给予他们空间就已足够。最重要是不去吝啬跟孩子分享自己的故事,让他们知道父母也是普通人,更能明白和体恤父母的限制。 Yanzie也寄语年轻人一定要懂得父母的爱,他们并不是要阻挠孩子的生活,有时只是关心过度。她也鼓励年轻人纵使很不愿意,也尽量与父母沟通,其实这比想像中容易和愉快的。

从Yanzie身上,我们看到在一个外表幸福健康的家庭中长大的年轻人仍会面对不同的挣扎和挑战,特别是美国土生土长的华人子女,更会在身份认同上遇到困扰。因着爱她的父母(纵使有限制)和信仰的支持,Yanzie终能在这些挣扎中成长和蜕变,。盼望父母爱孩子的同时,能学会放下,相信孩子,让他们翱翔。

活现香港是一个非牟利机构,自2012年支持基督教和家庭价值,推广新一代文化宣教 — 装备年轻人和家庭跨越两代之间的代沟及文化差异,活出不一样的智慧人生。版权为活现所有,欢迎网上转贴,但请注明活现及作者。如欲文字转载于任何刊物上,请征得活现同意,可电邮  info@presencehk.org 查询。

你可能對以下訓練課程有興趣:

心里有爱不一定就有好的关系,因为我们的爱非但不完美,有时甚至充满障碍。 PLPC : A3 「珍惜关系 – 亲密关系的经营」有助我们认识自我、检视关系、转化心灵、学习相处技巧。靠着主的爱,但愿我们与人的关系能迈向成熟,活得更幸福美满。

请按这里了解更多关于「活现生命规划课程」。

🌷支持活现事工:

(美国及加拿大) https://presencequotient.org/zh-hant/support-us/donate/

(香港) https://presencehk.org/don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