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生土长华人子女的成长与成熟(一)

叶陈婉华

(编者的话:这篇文章主要谈及美国土生土长的华人子女,当中提及的青少年经历相信也普遍性存在,盼望文章能帮助华人父母更了解青少年的成长和挣扎。)

在北美,华人父母眼中的所谓完美子女,相信不外乎拥有几个条件:读书成绩理想、在家帮忙家务、在校活跃参与、与同辈相处融洽、对长辈恭敬有礼、做事尽责、爱护家人。当父母努力教养子女,栽培他们懂事优秀的同时,有没有想过俗称ABC的土生土长华人子女怎样看自己的身分认同、与父母的关系、在学校所面对的种种挑战?

Yanzie今年二十岁出头,刚出来社会工作。她是第二代华裔移民,家里排行最大,有两妹一弟。她乖巧长进,相信是华人父母眼中的模范女儿。我们与Yanzie进行了一次访谈,了解她如何面对高中生涯,探讨学业、家庭和朋辈关系又如何影响她的自我形象和情绪健康。

Yanzie形容自己性格内向,但在中学阶段时,为了讨好别人也偶尔表现主动。比她小一岁同校的妹妹性格刚好相反,外向活跃,皮肤白晢,拥有美人胚子,在校很受同学欢迎,在这样的比较下,Yanzie内心产生了不安全感。虽然妈妈并没有将姊妹二人的外貌作比较,更因Yanzie努力读书、听话乖巧特别疼她,但也同时为她增添不少压力,令她不想辜负父母期望,特别是爸爸希望她入读医学院的愿望。

Yanzie表示父母对她内心缺乏安全感完全不知情,觉得他们关心时没有问对的问题,父母虽疼爱她,一般关心的只是她的学业、做了什么、学了什么,却忽略她的感受,少有问「今天心情如何?你还可以吗?」在家里Yanzie感觉缺乏情绪上的支援。至于同辈方面,她表示中学生心智始终未够成熟,能真正明白她的朋友寥寥无几。她体会中学生涯中是会有孤单感的,每个中学生或多或少总有寂寞、没人明白的时候。

当问到她对于个人身处的地理环境对自己的成长是否重要,她认为是非常重要的,特别对个人兴趣发展、社交圈子、世界观、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和偏见等等都带来影响,例如自己是居住于南加州的华裔,很容易给人印象是生于富裕家庭、勤奋、名列前茅等。在中学阶段这影响尤其大,因为青少年较渴望被认同和接纳,当中却形成了无形的压力。

回想自己的中学阶段,Yanzie表示高竞争的学习环境阻碍了她个人成长和发展,她的朋辈都在争取好成绩、积极参与运动、音乐等活动,目的只为了争取长春藤大学的入场券。她感觉没有人在中学阶段有时间空间去寻找自己,这样的渴求好像并不存在。不过,也不是绝望的,因为这阶段终会过去,而大学生活将截然不同。她对中学生的勉励是不要认定目前所经历的会带进大学,因为当环境转变,所有事情也不再一样,大学生将有更多空间寻找和发展新的自己。她也鼓励中学生遇到问题时,不妨找父母倾诉,纵然他们未必一定明白理解,但尝试给他们多一点时间,因父母都是想尽全力去了解和关心子女的。对于作为父母的,Yanzie认为懂得放手最为重要,逐渐让青少年孩子自己作决定,只在孩子真的有需要时才出手帮忙,这样可令他们觉得被尊重和被接纳。

虽然Yanzie提到她入读大学之后带来正面的转变,但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下一期她会分享如何面对转学系、父母期望和信仰的挑战。

活现香港是一个非牟利机构,自2012年支持基督教和家庭价值,推广新一代文化宣教 — 装备年轻人和家庭跨越两代之间的代沟及文化差异,活出不一样的智慧人生。版权为活现所有,欢迎网上转贴,但请注明活现及作者。如欲文字转载于任何刊物上,请征得活现同意,可电邮  info@presencehk.org 查询。

心里有爱不一定就有好的关系,因为我们的爱非但不完美,有时甚至充满障碍。 PLPC : A3 「珍惜关系 – 亲密关系的经营」有助我们认识自我、检视关系、转化心灵、学习相处技巧。靠着主的爱,但愿我们与人的关系能迈向成熟,活得更幸福美满。

请按这里了解更多关于「活现生命规划课程」。

🌷支持活现事工:

(美国及加拿大) https://presencequotient.org/zh-hant/support-us/donate/

(香港) https://presencehk.org/don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