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美基
神所造的每个人都很独特,我家两个孩子的个性便是截然不同的。小女儿常常滔滔不绝,开心与否都写在脸上。大女儿较内敛,不善表达。但无论个性如何,孩子跟成年人同样需要被了解。我常问自己:我怎能多了解我的孩子呢?参加了叶颜玮茵博士的亲职讲座之后,让我更掌握了解孩子内心需要的方法和步骤。 (在叶博士与汇点教会合制的短片「如何倾听孩子的内心声音?」中,也简单扼要把这些方法列举出来,邀请您花数分钟来看。)
1. 先处理心情
不少家长在面对孩子有不当行为时,往往先以打骂的方式来处理。叶博士鼓励父母首先要处理自己的情绪,待心情平复后,再帮助孩子处理他们的心情。若孩子情绪激动,家长可以告诉孩子:「我希望你先平静下来,那我才能听到你所说的,因为我很想帮你。」父母也可提供方法让孩子稍为休息。
遇到不如意的事,我的小女儿偶尔会大发脾气。以前我不是情绪被她牵动,就是不知所措。现在我学会先给她平静的空间,待她(和我自己)心情平复后再谈,发现效果明显更好。
2. 找出、认同并适当回应孩子行为和言语背后的核心需要
家长可以使用灵活的提问来找出孩子行为和言语背后的感受和想达到的目标。提问时父母要特别注意自己的情绪和姿态,慢慢引导,不要发怒,免得孩子因为害怕而不肯表达。和你我一样,孩子需要觉得被爱、被接纳。当找到孩子内心的需求时,父母表达认同和作出适当回应十分重要。这认同是指认同孩子的核心需要,而不是认同他们的不当行为。
这一点对我的大女儿很管用,当我尝试抱着接纳的态度多问她一些开放式问题时,发觉她开始主动分享她生活的点滴和内心的想法。过去每当她要去见医生,之前总是花很长时间在洗手间,这十分触动我的神经。有一次跟她谈心时才明白她是因为害怕而想逃避。之后,每逢看医生前,我会告诉她我明白她的惧怕,承诺会陪伴,且跟她一起祷告;久而久之,她再不逃避了。
3. 处理不当行为
当处理孩子的内心需要之后,家长可引导孩子了解原来不当行为并不能满足他们真正的需求。此外,要减少不当行为的发生,防患于未然,家长可与孩子预先商讨,订立界线,并提供一些选择。
诚然,要了解孩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但感谢神,透过这些实用的方法,我跟女儿们的关系拉近了。 「我们爱,因为神先爱我们。」(约翰一书 4:19)但愿每一位父母都能带着神的爱去爱孩子,并听得懂他们内心的声音。
活现香港是一个非牟利机构,自2012年支持基督教和家庭价值,推广新一代文化宣教 — 装备年轻人和家庭跨越两代之间的代沟及文化差异,活出不一样的智慧人生。版权为活现所有,欢迎网上转贴,但请注明活现及作者。如欲文字转载于任何刊物上,请征得活现同意,可电邮https://presencequotient.org查询。
你可能对以下训练课程有兴趣:
心里有爱不一定就有好的关系,因为我们的爱非但不完美,有时甚至充满障碍。 PLPC : A3 「珍惜关系 – 亲密关系的经营」有助我们认识自我、检视关系、转化心灵、学习相处技巧。靠着主的爱,但愿我们与人的关系能迈向成熟,活得更幸福美满。
请按这里了解更多关于「活现生命规划课程」。
🌷支持活现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