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圣经看女性的角色 – 鲍维均博士专访

撰文:马王蔼丽

《从圣经看女性的角色》是这个时代很需要探讨的题目。著名的华人圣经学者鲍维均博士在上一个周末在美国洛杉矶地区带领我们怎样按圣经当时的处境去理解经文,让我们重新明白圣经本来的意思和对女性的看法,引我们回到福音的真义。当中包含了许多发人心省的信息,教我们再思不少生活中处人处事的态度和立场。

身处亚洲地区的您虽不能出席这次释经讲座,但盼望以下一篇鲍博士的专访能助您加深对《从圣经看女性的角色》这课题的认识。

(访问摘录自活现家庭杂志2016年9月第8期

鲍博士首先提出要处理目前的女性议题,必须从了解女权运动的背景开始。女权运动主要分为两方面:(一) 第一代的女权运动始于超过一百年前,主要为争取和保护女性应有的权益,不因女性的身份和特质 (如分娩、育儿等) 而受到歧视和虐待。虽然社会上已有许多保障妇女的声音,可惜视乎地域和个别环境,女性权益仍存在被剥削的情况,这是值得我们注意和继续努力的地方;(二) 近代的女权运动焦点则置在男女平等之上:平等的机会、平等的代遇、平等的地位等。这一代男女性在能力上、教育上差异不大,本来平等机会和代遇该是合理的要求,而圣经的教导也指向男女性地位本无高低之分。可惜近代的女权运动倾向与个人主义挂钩,容易走向极端、产生两性对立,造成关系甚至社会的矛盾和撕裂。其实在不少亚洲国家和地区如泰国、南韩和台湾,已有女性充当国家和政治领袖,其中部分原因离不开人际脉络,这反而造就了女性居领袖位置的机会。相反,高举个人主义的北美,由女性出任国家元首,仍有不少阻力。我们需要重新反思,免得以争取女性权利为名,实质变成了鼓吹个人主义。

回到圣经的基本,从创世记中清楚指出神造男造女的目的和心意,当中并不存在地位的高低。创1:27 「神就照着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着衪的形像造男造女。」上帝造人的计划里是包括男和女的,而男女同时的出现、彼此和谐共处的关系、互相的配搭,正好反映了神的形像,也道出了神造出两性的心意。一直以来,许多人的误解主要来自创2:18 「那人独居不好,我要为他造一个配偶幇助他」,因此认为:创造中该以男性为首,女性被造的角色只属辅助和次要,地位不及男性。其实该处经文所用「帮助」 一词,在旧约中曾出现多次,每次的用法均为强者帮助弱者,其中也包涵上帝帮助人,本质上完全没有地位卑微的去服侍主人或强者的含意。所以这里上帝为男人造一个配偶,并非替男人找个让他任用、配合他的助手或婢女,而是赐他一个相配、与他地位相同,能和他并肩作战、互相帮助、共同努力的生命伙伴。因此就夫妇关系而言,男的不是要找个迎合自己口味的附属品为妻子;而女的也绝非定要找个超越自己,凡事要领导、作主的男人为丈夫。有些人亦会以上帝先造男人来支持男尊女卑的说法,其实被造的次序也不构成重要性,虽然上帝先造男人,才造女人,但动物比男人更早被造,却不因此而地位超越男人。

简单来说,应用在生活中,男女性在地位上是无分高低的,在配搭上应各展所长,好好运用自己的恩赐,两性互补不足、彼此配合、彼此顺服,而不一定把自己局限在传统的框架内。落实到家庭的角色和责任,在现代的家庭生活里,不少人已逐渐打破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鲍博士指出就以他任教的神学院而言,过去多是丈夫入读、预备将来事业,而妻子照顾家庭和小孩的例子居多;现在有不少情况是妻子读神学,丈夫照顾家庭和孩子来支持的。可惜的是,社区甚至教会对男性选择照顾家庭的支援和配套都十分欠缺,使这个族群的需要常被忽视,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现象。

*由于编幅所限,只能对此题目作出一些基本探讨,若对妇女及妇女事业议题感到兴趣,可参阅另一篇邱清萍博士与鲍博士进行的专访。 http://ficfellowship.org/interview-BaoWeiJun.html


鲍维均博士乃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的哲学博士,现任美国三一神学院新约教授及新约系主任,曾参与多部圣经研究和注释系列的著作,亦任「天道圣经注释」新约主编及Zondervan释经系列的顾问编辑,是当代著名的华人圣经学者。

活现香港是一个关注家庭和青年人的机构,帮助他们以基督徒的价值观融入每天的生活里。欢迎网上转贴, 但请注明活现香港及作者。如欲文字转载于任何刊物上, 请征得活现香港同意, 可电邮Info@PresenceHK.org 查询或浏览www.presencehk.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