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佚名
编:粉色的康乃馨、金色的忘忧草、亮丽的郁金香…..献给母亲的花束盛载着我们心中的千言万语:有温馨的祝福、有淡淡的遗憾、也有热切的盼望。最终,我们需要学习的是爱的功课。
我是一个很重关系、也很看重家庭的人,总盼望家是一个有爱的地方、与家人的关系是亲密温暖的的。在我的生命中,有一个关系是我一直盼望能够修补,能够走向亲密的。这就是我和妈妈的关系。
我小时候在外婆家长大,外婆和蔼可亲,是我一直倚赖的人。妈妈一直忙于工作,加上她是一个强势的母亲,让我觉得难以接近。那时候我觉得我和妈妈从里到外都不相似。她永远不理解我为什么流泪,我也无法了解到她内心的思想感受。她的身体很好,从不生病。而我的身体比较弱,经常感冒,每当我生病的时候,我非但找不到可以撒娇的肩膀,得着安慰,反而会听到让我难受伤心的话,「我都不明白你为啥会感冒的。」这就是我的妈妈,一个和我完全个性不同的人,但神却让我们成为母女,让我们在彼此的推与拉当中去学习爱的功课,很不容易,我努力过,仍在努力。
结婚后,我终于有了一个真正可以交心的人,令我觉得很幸福。之后,我们移民,我信了耶稣。因着主耶稣的爱,我可以放下以往的沉重的心事。我开始尝试了解妈妈,原来她也是一个渴望被爱的人。她很少去窥探自己的内心,以致她也不知道自己究竟需要什么。她付出劳力,服务家人,以为这就是爱了。可是,她却不知道,我们需要的是妈妈肯定的言语,精心陪伴我们的时刻。她很少鼓励我们两姐妹,她所持的原则是「不批评就是表扬了」,正因为这样,我觉得无论自己多么努力,在别人看来已经很不错的我,依然心里忧愁,认为永远也达不到妈妈的要求。我很少大声的笑,从来不会开怀大笑。在我成长的岁月,我都是小心翼翼地生活的。
在活现生命规划课程有关「珍惜关系」的学习中,我意识到:原来我和妈妈关系中的矛盾,是因为我们爱的语言对不上。我伤心时,盼望的是一个给我拥抱,说一句鼓励肯定的话语,一个愿意抽出时间,听我分享的妈妈。而妈妈,却是一个只专注付出劳力,为家人做饭、洗衣的人。因着这样的差异,我在痛苦时得不到安慰,而得不到安慰的心会渐渐变得苦毒,开始自我防御,说出让她伤心的话。这样,我们彼此把对方推开,越走越远。
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妈妈能与主相遇,有主的生命,那么关系将会不再一样。我相信,如果她有主和主的安慰在心中,我所进不去她的内心,主能进去,抚平她的痛苦。求主也继续更新我,让我从受害者的心态中走出来,以致我有能力以一颗愿意的心去拥抱我们的不同,而不是彼此伤害。同时要学习在这不同当中,寻找沟通的出路,不再坚持自己的「道理」,乃是为着他人的好处甘心放下自己。
后记:在我写这篇文章大约半年后,我妈妈接受了水礼,归入了主的名下,这是主的恩典。
编:这位姊妹道出许多人的心声:无论年纪多大,我们都像孩子一样渴望与妈妈亲近。上一代的妈妈们饱尝艰辛的日子,不懂得表达爱的需要,而我们这一代人更敏感、更渴望感情的连结。感谢主,这一切在主耶稣基督里都是新的了!很高兴看到她的妈妈受洗,母女两个人同心爱主、彼此相爱。
(作者乃「活现生命规划」证书课程学员,文章内容是她在学习时的反思。本文版权为作者所有。承蒙作者允许,载于本网站。)
活现香港是一个非牟利机构,自2012年支持基督教和家庭价值,推广新一代文化宣教 — 装备年轻人和家庭跨越两代之间的代沟及文化差异,活出不一样的智慧人生。 版权为活现所有,欢迎网上转贴,但请注明活现及作者。如欲文字转载于任何刊物上,请征得活现同意,可电邮 info@presencehk.org 查询。。
你可能对以下系列感兴趣:
心里有爱不一定就有好的关系,因为我们的爱非但不完美,有时甚至充满障碍。 PLPC : A3 「珍惜关系 – 亲密关系的经营」有助我们认识自我、检视关系、转化心灵、学习相处技巧。靠着主的爱,但愿我们与人的关系能迈向成熟,活得更幸福美满。
请按这里了解更多关于「活现生命规划课程」。
🌷支持活现事工:
(美国及加拿大) https://presencequotient.org/zh-hant/support-us/don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