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愛的功課 -「心連心:愛家庭」系列

作者: 佚名

編:粉色的康乃馨、金色的忘憂草、亮麗的鬱金香…..獻給母親的花束盛載著我們心中的千言萬語:有溫馨的祝福、有淡淡的遺憾、也有熱切的盼望。最終,我們需要學習的是愛的功課。

我是一個很重關係、也很看重家庭的人,總盼望家是一個有愛的地方、與家人的關係是親密溫暖的的。在我的生命中,有一個關係是我一直盼望能夠修補,能夠走向親密的。這就是我和媽媽的關係。

我小時候在外婆家長大,外婆和藹可親,是我一直倚賴的人。媽媽一直忙於工作,加上她是一個強勢的母親,讓我覺得難以接近。那時候我覺得我和媽媽從裏到外都不相似。她永遠不理解我爲什麽流淚,我也無法瞭解到她内心的思想感受。她的身體很好,從不生病。而我的身體比較弱,經常感冒,每當我生病的時候,我非但找不到可以撒嬌的肩膀,得著安慰,反而會聽到讓我難受傷心的話,「我都不明白你爲啥會感冒的。」這就是我的媽媽,一個和我完全個性不同的人,但神卻讓我們成爲母女,讓我們在彼此的推與拉當中去學習愛的功課,很不容易,我努力過,仍在努力。

結婚後,我終於有了一個真正可以交心的人,令我覺得很幸福。之後,我們移民,我信了耶穌。因著主耶穌的愛,我可以放下以往的沉重的心事。我開始嘗試瞭解媽媽,原來她也是一個渴望被愛的人。她很少去窺探自己的内心,以致她也不知道自己究竟需要什麽。她付出勞力,服務家人,以爲這就是愛了。可是,她卻不知道,我們需要的是媽媽肯定的言語,精心陪伴我們的時刻。她很少鼓勵我們兩姐妹,她所持的原則是「不批評就是表揚了」,正因爲這樣,我覺得無論自己多麽努力,在別人看來已經很不錯的我,依然心裏憂愁,認爲永遠也達不到媽媽的要求。我很少大聲的笑,從來不會開懷大笑。在我成長的歲月,我都是小心翼翼地生活的。

在活現生命規劃課程有關「珍惜關係」的學習中,我意識到:原來我和媽媽關係中的矛盾,是因爲我們愛的語言對不上。我傷心時,盼望的是一個給我擁抱,說一句鼓勵肯定的話語,一個願意抽出時間,聽我分享的媽媽。而媽媽,卻是一個只專注付出勞力,為家人做飯、洗衣的人。因著這樣的差異,我在痛苦時得不到安慰,而得不到安慰的心會漸漸變得苦毒,開始自我防禦,說出讓她傷心的話。這樣,我們彼此把對方推開,越走越遠。

我最大的心願就是,媽媽能與主相遇,有主的生命,那麼關係將會不再一樣。我相信,如果她有主和主的安慰在心中,我所進不去她的内心,主能進去,撫平她的痛苦。求主也繼續更新我,讓我從受害者的心態中走出來,以致我有能力以一顆願意的心去擁抱我們的不同,而不是彼此傷害。同時要學習在這不同當中,尋找溝通的出路,不再堅持自己的「道理」,乃是為著他人的好處甘心放下自己。

後記:在我寫這篇文章大約半年後,我媽媽接受了水禮,歸入了主的名下,這是主的恩典。

編:這位姊妹道出許多人的心聲:無論年紀多大,我們都像孩子一樣渴望與媽媽親近。上一代的媽媽們飽嘗艱辛的日子,不懂得表達愛的需要,而我們這一代人更敏感、更渴望感情的連結。感謝主,這一切在主耶穌基督裡都是新的了!很高興看到她的媽媽受洗,母女兩個人同心愛主、彼此相愛。

(作者乃「活現生命規劃」證書課程學員,文章內容是她在學習時的反思。本文版權為作者所有。承蒙作者允許,載於本網站。)

 

活現香港是一個非牟利機構,自2012年支持基督教和家庭價值,推廣新一代文化宣教 — 裝備年輕人和家庭跨越兩代之間的代溝及文化差異,活出不一樣的智慧人生。 權為活現所有,歡迎網上轉貼,但請註明活現及作者。如欲文字轉載於任何刊物上,請徵得活現同意,可電郵  info@presencehk.org 查詢。

 

你可能對以下訓練課程有興趣:

心裡有愛不一定就有好的關係,因為我們的愛非但不完美,有時甚至充滿障礙。PLPC : A3 「珍惜關係 – 親密關係的經營」有助我們認識自我、檢視關係、轉化心靈、學習相處技巧。靠著主的愛,但願我們與人的關係能邁向成熟,活得更幸福美滿。

請按這裡了解更多關於「活現生命規劃課程」。

🌷支持活現事工:

(美國及加拿大) https://presencequotient.org/zh-hant/support-us/donate/

(香港) https://presencehk.org/don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