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現生命規劃禱告系列 (四)

面對壓力與負面情緒: 生命規劃與情緒健康 – 劉慈謙博士專訪 / 作者: 馬王譪麗

生命規劃,是探索人生每一步該走的路、找出生命藍圖的一個過程。我們深信,在這個充滿競爭和壓力的社會裡,這也是尋找自我、生命心靈得以滋潤和成長的途徑。劉慈謙博士是一位在醫院執業的心理學博士,他也是活現的特約講員。透過一次專訪,劉博士與我們分享生命規劃與面對壓力和情緒健康的關係。

1)根據你的專業知識,除了遺傳因素,可否概括一下其他誘發精神和心靈健康問題的原因?

劉:除了遺傳因素,壓力是現代人精神和心靈健康的頭號殺手;壓力的兩大來源一般是生活和人際關係的難題。當然,倘若一個人擁有處於壓力時的應對能力和技巧,使壓力得到正常的處理,就不會構成障礙。一般我們把這種能力稱之為面對逆境的彈性和韌力,能力不足者在受壓時承擔不了,就有可能誘發精神健康問題。按我臨床的觀察,缺乏健康生活模式和社交網絡的人,通常在受壓時風險比較高。

2)按你多年的臨床經驗,你認爲活現的生命規劃課程如何能幫助人保持心靈健康,甚至預防情緒出現問題?

劉:一個人能否心靈健康,很在乎是否掌握到活著的意義,以致心靈可以平穩踏實和得到滋潤。當我看到活現的生命規劃課程,我相信這系列能幫助人活在健康的架構裡,邁向目標的人生,對自我身份的肯定、預防人進入危險的情緒狀態,很有價值。

3) 對於已經出現情緒問題的患者,這個課程有幫助嗎﹖

劉:已發病的情況當然需要治療,但對於輕度的憂鬱或焦慮,健康生活架構一般都能增強患者應付問題和調整情緒的能力。這個課程亦有助精神病康復者重回正常生活的軌道。

4) 可否與我們簡單分享一些個案,來體現這方面的需要?

在我接觸的個案裡,遇過不少成年人、甚至青年,他們擁有非常豐富的物質,但精神生活卻很缺乏,找不到個人身份的認證。在生活中往往把精神寄託放在虛擬世界和關係裡,透過社交網絡,把自己的感情投放在一些陌生人身上。這些取向,容易誘發性格突變,隱蔽性情浮現,造成人格扭曲。

活現的生命規劃課程,可以引導學員確定人生方向和自我生活的意義,建立健康的生命架構的同時,也能抵禦壓力造成的情緒困擾;對於心靈窮乏的現代人來說,這是個很重要也很值得推薦的學習。

「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箴言 4:23

在這個不斷講求速度、表現的世代,深願您能停下來,探索人生、滋潤自己的心靈,讓您的一生為主活得更有果效。

思想 / 禱告:

  • 我的生活模式健康嗎 ? 在哪些方面可以做得更好 ?
  • 遇到壓力時,我一般怎樣應對 ?
  • 在生活中的喜與憂,有沒有朋友可以和我分享和分擔 ?
  • 求主助我能明白自己此刻心靈的景況,讓我知道個人生命成長要走的方向。
  • 求主賜我屬靈的朋友,能夠成為我探索人生的同行者。

關於劉慈謙博士:

劉慈謙博士是一位講員,客座教授,和臨床心理學家。他於福樂神學院取得臨床心理學博士和神學碩士學位。劉博士曾修讀婚姻及家庭治療,過去主要參與教會家庭事工並家庭和成人輔導。他也是一位活躍的講員;講座題目包括婚姻和男性專題等 。劉博士曾建立並牧養了兩間南加州的教會。他現在於一所門診精神病診所擔任臨床心理學家,亦會到不同教會講道。劉博士現居於北加州東灣近屋崙市。


活現香港是一個關注家庭和青年人的機構,幫助他們以基督徒的價值觀融入每天的生活裡。版權為活現所有,歡迎網上轉貼, 但請註明活現香港及作者。如欲文字轉載於任何刊物上, 請徵得活現香港同意, 可電郵 Info@PresenceHK.org 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