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靜美
我常常問自己,哪些人與我有親密關係? 哪些人是我想建立親密關係的? 我思前想後,覺得還是家人的關係是最親密。好朋友在我的生命中固然重要,但朋友的親密度隨著時間流轉、地域距離的分隔,是會改變的,只有家人,我的內心總有一個留給他們的位置,總存在一份不變的親密感。
我明白關係的維護是要經營的,要花上時間、花上精力,但有時努力了好像仍免不了有障礙、難受的時刻。透過「活現生命規劃課程」的學習,我體會在與孩子的關係上,自己需要一些心態的轉化和成長:讓對方看見自己的脆弱,能夠分享我的不足、內心的不安甚至負面情緒。
我的女兒已大學畢業並在外州工作,平常我們有很親密的母女關係,但當她跟我提到她所遇的難處或挑戰時,有時我會情不自禁的提供很多建議,到最後她會很氣餒,覺得我在說教,而我覺得自己的好心沒有被接受,也感到十分失望。現在遇到這種情形,我學會跟女兒道歉,承認我的同理心不夠,只顧解決問題,而沒有注意到她情感上的需要。我開始明白她需要的是聆聽與支持,並非要我提供答案。因此,除非她問我的意見,否則我會委婉地問她有甚麼想法,讓她自己解決事情,相信她有能力,而不是把她當作小孩子來指導。同時我也告訴她,要是我不小心再犯時,請她提醒我要停下來,而不是生氣、埋怨我在說教,這樣子我也不會覺得受挫、受傷或不被尊重。這麽一來,我們之間的溝通方式改善了很多。當我願意向女兒坦然承認我的不足和感受,我發覺彼此多了包容與體諒,內心更感親密。
編:不少人可能認爲在其他人面前承認自己的脆弱是懦弱的表現,特別在子女面前更應保持尊嚴,以免不被尊重。在靜美姊妹的分享中,我們看見,原來向對方坦誠表達自己的脆弱或分享自己的不足、不安或負面情緒時,其實可以把彼此關係拉得更近、更親密。哥林多後書12章9節説:「『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願你我在親密關係的經營上即使有軟弱,都能在主的恩典中,經歷到基督轉化我們的能力,讓我們與所愛的人有更深的連結。
(作者乃「活現生命規劃」證書課程學員,文章內容是她在學習時的反思。本文版權為作者所有。承蒙作者允許,載於本網站。)
活現香港是一個非牟利機構,自2012年支持基督教和家庭價值,推廣新一代文化宣教 — 裝備年輕人和家庭跨越兩代之間的代溝及文化差異,活出不一樣的智慧人生。
你可能對以下訓練課程有興趣:
心裡有愛不一定就有好的關係,因為我們的愛非但不完美,有時甚至充滿障礙。PLPC : A3 「珍惜關係 – 親密關係的經營」有助我們認識自我、檢視關係、轉化心靈、學習相處技巧。靠著主的愛,但願我們與人的關係能邁向成熟,活得更幸福美滿。
請按這裡了解更多關於「活現生命規劃課程」。
🌷支持活現事工:
(美國及加拿大) https://presencequotient.org/zh-hant/support-us/don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