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關係之「愛人?仇人?」(上) – 「活現和諧家庭」系列

葉陳婉華

夫妻成為愛人容易,還是變成仇人容易呢?疫情期間,生活習慣、平日的相處模式可能跟以往大不同,關係上的改變在所難免。若能藉此變得更親蜜,當然可喜可賀,但在多了相處的情況下,關係轉差也很有可能。

葉顏瑋茵博士在「夫婦關係之愛人?仇人?」講座中生動地透過聖經中大衛與米甲的愛情故事,將夫婦間的恩怨情仇具體地呈現出來。在舊約撒母耳記(上、下)提到掃羅將女兒米甲許配給大衛,並描述「…米甲愛大衛」(撒上18:28)。後來掃羅想殺大衛,米甲為救大衛不惜欺哄、背叛爸爸,可見米甲有多愛大衛。這樣的愛侶,大家也期望看到美麗的結局,可惜在撒下6章提及,當時已在王位的大衛因歡欣在耶和華面前跳舞,米甲卻「輕視他」(撒下6:16),更質疑、羞辱、諷刺、甚至貶低他,大衛卻清楚自己的身份,並肯定自己在耶和華面前跳舞的動機(撒下6:21-22)。為何一個如斯愛丈夫的女人會輕視丈夫、令關係逆轉呢?

因大衛在耶和華面前跳舞,米甲心裡輕視他,可以想像她對跳舞這行為有一定程度的偏見,或許她自小接受皇宮的禮儀訓練,認為一國之君不管理由有多堂皇,也不應隨便在眾婢女面前跳舞。又或許原生家庭令米甲階級觀念很重,認為帝皇不能在人前流露真性情,因此大衛的行徑使她難受﹔ 加上價值觀與信仰的體會與大衛有差距,這使米甲難以理解大衛手舞足蹈讚美神背後的情操。

米甲在帝皇之家長大,從小循規蹈矩,能真正表達自己情感的時候不多,面對自己的負面情緒,她並不懂如何表達,卻用父親掃羅對待他人的負面宣洩方式來表達,結果傷害了夫妻感情。

疫情期間,夫妻多了時間相處,磨擦自然也容易增加。溝通和表達方式常是問題的導火線,在大衛和米甲的故事中,米甲以嘲諷的話表達對大衛跳舞的不滿。夫婦之間若其中一方慣用奚落別人的語氣,很客易引起對方的反彈,最終造成互相指責、彼此對罵的情況。葉博士提到遇上不滿,嘗試想想對方的立場,簡單一句柔和的話「我需要你的幫忙」、「謝謝你明白我」、「謝謝你遷就我」、「辛苦你了」足已緩和氣氛,表達你沒有在操控,對方會更願意為你改變。

夫妻很多時各自帶著不同文化背景、價值觀和原生家庭的包袱,若能明白自身家庭如何影響個人的性格和人際關係,學習彼此了解,互相體諒,縱使遇上意見不合時,也能尊重雙方的界線,溫和地善用同理心溝通,尋找彼此可接受的方案,婚姻關係必更穩固。說時容易,但如何實踐呢?下回待續。

活現香港是一個非牟利機構,自2012年支持基督教和家庭價值,推廣新一代文化宣教 — 裝備年輕人和家庭跨越兩代之間的代溝及文化差異,活出不一樣的智慧人生。版權為活現所有,歡迎網上轉貼,但請註明活現及作者。如欲文字轉載於任何刊物上,請徵得活現同意,可電郵 Info@presencequotient.org 查詢。